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(UNESCO)
轄下
國際舞蹈委員會{CID}
展藝舞蹈學會 BDS{機構會員}及 黎國強會長{會員}
香港代表機構
列入全球舞蹈名錄 世界知名舞蹈家 舞蹈的最高機構
統籌業餘及職業考試
世界舞蹈日 舞蹈教授 舞蹈排練 舞蹈比賽 舞蹈表演 舞蹈講座 出國交流 舞蹈活動
招收會員
歡迎,有志考取業餘及職業世界級別舞蹈証書 敬請聯絡,展藝舞蹈學會 BDS
歡迎,業餘及職業賽手 加入展藝舞蹈學會 BDS 主辦:舞蹈比賽 敬請聯絡本會
歡迎,幼稚園-小學-中學-大學/全港各大;政府部門-公商機構-社區-社團-舞蹈學校-舞蹈老師-會所-議員辦事處 聯繫加入 展藝舞蹈學會 BDS 敬請聯絡本會

肚皮舞,是一種帶有阿拉伯風情的舞蹈形式,起源於中東地區,並在中東和巴基斯坦、印度、伊朗等其他受阿拉伯文化影響的地區取得長足發展,19世紀末傳入歐美地區,至今已遍布世界各地,成為一種較為知名的國際性舞蹈。
肚皮舞是較為女性的舞蹈,其特色是舞者隨著變化萬千的快速節奏擺動臀部和腹部,舞姿優美,變化多端,而且多張顯阿拉伯風情,以神秘著稱。近些年,肚皮舞也作為一種深受女士喜愛的減肥方式在世界各地廣為流行。
肚皮舞起源於宗教舞蹈,是最著名的一種觀點,這種觀點經常在一些主流文章中被作為確實的理論直接引用。也有觀點指出羅姆人是肚皮舞的創作者。一般有兩種說法,一種為羅姆人發明了這種舞蹈,並將其散布開來,另有一種觀點,以流浪民族著稱的羅姆人在流浪過程中發現了這種舞蹈,於是將其傳播開來。在西方,肚皮舞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羅姆舞蹈的影響,並融合了很多羅姆舞蹈的元素,這更使這種理論在西方廣為流行,但是由於很多人對羅姆人存在偏見,因此並沒有明確的說法指出肚皮舞究竟起源於哪個國家。
歷史上,傳統的肚皮舞多為單一性別的舞蹈,即女士與女士合跳或極少情況下的男士與男士合跳,很少有男女混合的現象。這在伊斯蘭文化中主要是為了保證女性的「純潔」,即她優美的儀態、舞姿僅是被其他女性舞伴、丈夫或親密的家人見到。但單一性別並不是嚴格的規定,少數情況下,一些男女之間的親密朋友也會在聚在一起跳舞。
與現代社會觀念偏愛女性平坦的腹部不同,肚皮舞曾強調女性舞者身體的豐滿。肚皮舞中的許多技巧都是身體某一部位循環往複的圓形動作,如臀部或肩部的水平轉動,尤其在音符出現緊湊變化時,舞者經常會伴有高頻率的晃動或大幅度的擺動,而且舞者經常要使用類似花籃、刀劍、藤條等的各種各樣的道具,這些都對舞者的腹肌和身體的靈活性有很高要求。
